在垃圾里找學問
一般人認為,像環保果皮箱里的垃圾就是垃圾。而在學者眼里,垃圾中卻“埋”著不淺的學問。比如她從一些食品包裝袋得出結論:這個地區的年輕人并未大量外流——因為快餐類小食品的主要消費者大都是青少年。此外,她對鄉村垃圾的處理表示擔憂。目前,大多數農村的垃圾都是亂堆亂埋,不僅污染了環境,還對水源和周邊環境造成污染。長此下去,不光爆發“垃圾圍城”的危機,還會發生“垃圾困村”的悲劇。
在垃圾里找學問,并非中國學者的原創。瑞典經濟學家尼爾森從前便描述過一個海盜靠垃圾“踩點”的故事,這給經濟界帶來了新鮮的啟迪:很早的時候,北歐海盜在籌劃對某地實施搶掠前,總會先派人去“踩點”。而“踩點者”一般會通過當地人扔掉的垃圾來判斷那里富裕與否。如果垃圾堆里有很多的剩魚、剩肉,甚至會有些雖然穿破但質地不錯的衣服,那么就證明當地比較富裕。反之,這地方就不值得“光顧”了。海盜不懂做學問,但給學者指明了一條理論方向。其“貢獻”就在于通過垃圾的數量、構成等來判斷某地人口稠密程度、經濟發展水平的方法。如今,很多人在研究經濟史時,往往會把當年人們丟棄什么樣的垃圾來作為一項重要研究。
盡管對上述學術觀點不甚了解,但每位市民都有著切身體會:和制造速度幾乎同步,垃圾給人類社會帶來的麻煩日益凸現。每天,城市道路兩邊的不銹鋼垃圾桶里人們丟人的大量垃圾,城鎮鄉村產生的生活垃圾除了影響市容美觀外,還會滋生細菌、污染水源;因治病產生的醫療垃圾更可能會傳播疾病;另外包括建筑垃圾等也會嚴重污染環境。其中,危害很大的要屬電子垃圾,比如廢棄的電腦、手機等含有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,電視機的顯像管還有易爆性廢物和放射性物質,這些都嚴重地危害著人類健康。可以這么說,每填埋一堆垃圾,就等于給人類社會埋下一顆“地雷”。美天環保生產的鋼木垃圾桶針對電池回收設定了專門的投放口。當垃圾積累到一定程度,其對經濟發展負面作用便開始加速顯現,因為人們必須要花大力氣來治理被污染的環境,投入人力、物力,來解決由此所帶來的所有問題。
您可能還喜歡: